春分至,万物生
“日月阳阴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”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“中点”。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平分。让我们走进春分,感受自然平衡的智慧!
春分·科学课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于每年公历3月19 - 22日交节。“分”有两层意思,一是指“昼夜平分”,春分这一天,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;二是指“平分春季”,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此时,严寒已经逝去,气温回升较快,辽阔的大地上,岸柳青青,莺飞草长,小麦拔节,油菜花香,桃红李白迎春黄,处处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。
【气候特点】气温回升快,雨水增多,正式进入“桃花汛期”。
【物候现象】一候玄鸟至(燕子北归);二候雷乃发声;三候始电(闪电初现) 。
春分·习俗课
l 立蛋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,春分这天有立蛋的习俗。据说,春分这一天鸡蛋容易立起来,是因为春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,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,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。人们会精心挑选一个光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,以此来判断春分是否到来,也增添了不少节日的乐趣。
l 踏青放风筝
春分时节,惠风和畅,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。古时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祝福或心愿,然后将风筝放上蓝天。风筝在天上飞得越高越远,寓意着把烦恼都放飞到九霄云外,同时也希望好运和福气随着风筝一起降临。大人们带着孩子,在田野间放风筝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春分·生活课
春分时节气温变化大,需要注意“春捂”,重点保护头颈、腰腹、脚踝等部位,避免受寒。饮食上多甘少酸,多食时令春菜。宜清淡少油,多喝温水,吃新鲜蔬果,忌过量酸味,油腻辛辣,冷饮伤胃。
春分·诗词之美
《癸丑春分后雪》(苏轼)
雪入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
应惭落地梅花识,却作漫天柳絮飞。
不分东君专节物,故将新巧发阴机。
从今造物尤难料,更暖须留御腊衣。
《阮郎归·南园春半踏青时》 (欧阳修)
南园春半踏青时,风和闻马嘶。
青梅如豆柳如眉,日长蝴蝶飞。
春分·迎中校园
在镌刻着“博约兼资 文行并美”的巨石下,角堇肆意绽放。那一抹抹梦幻的紫色,宛如繁星洒落人间,小巧的花瓣似灵动的蝶翼,在微风中轻轻颤动,诉说着春日的温柔与浪漫 。
春分时节春光明媚,同学们在博约小农场开启春耕劳动实践活动,松土、整地、挖坑、放种、覆土,用汗水和行动拥抱春天的到来!
摄影:(学生)辛兆翌、赵胡嘉、杨雨泽、于欣玥
撰稿:新闻社
审核:祝红卫
排版:朱幼顺